据央广网6月26日报道,近日,一位患者家属向媒体反映称,其家人在北京某医院住院期间,医院不允许家属自行陪护,只能另请护工。而护工费和额外的住宿费,让自己产生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医院发现,医院、病人和家属对陪护问题看法不一。
是否允许陪护,不应搞“一刀切”
(资料图片)
站在医院的角度看,拒绝家属陪护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医院环境复杂,内部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医疗日益讲究精准化,陪护不再是守夜那么简单,观察病情、记录疾病指标等陪护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家属陪护不利于营造安静的住院环境。
然而,家属要求自己陪护,理由同样充分。亲人的陪伴,既贴身又贴心,身体照料和心理呵护都更加细致,这是作为外人的护工或医疗护理员往往不能企及的。而且,请护工和医疗护理员的花费不菲,对一些到异地看病的患者而言,家属如果不能在医院陪护,很有可能要额外负担住宿费。
当前,专业的医疗护理员比较稀缺,家属花钱请来的,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护理技术和能力有限的护工,其在收费与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曾屡受诟病。相比之下,家属是患者亲近和信赖的人,其细心、耐心程度往往比护工要高得多,亲属之间也有足够的信任。
透过此番事件和讨论,完善住院陪护制度以谁优先等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倘若一概以技术优先为原则,就会“一刀切”地排斥家属陪护。
医院应该是富有人情味的地方,也应该多一些“以患者为中心”的考量,在探索完善住院陪护制度时,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选择。当家属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陪护时,可以为患者提供质量有保证、价格更合理的陪护服务;当家属希望与患病亲人共度时光或者希望通过陪护来减轻经济压力时,只要医疗方面没有禁忌,也应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不应一拒了之。
事实上,更多的医院是能够提供这样的选择,也充分尊重家属意愿的,少数医院“一刀切”的做法应该被及时纠偏。
化解陪护难题,需专业护理赋能
从专业层面考量,部分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有其合理性,毕竟病房是病人休养的地方。从优质护理角度来说,有些陪护专业性较强,病人家属没有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话,可能造成护理不当,甚至可能好心做错事,反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有报告显示,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绝大部分由配偶、子女或亲戚照料。还有一部分长期住院的病人,因请不起护工,只能由家属轮流照料,结果“一人住院全家累瘫”。而对独生子女来说,陪护住院老人往往成为难题。
基于此,我国多地已经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未来,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或将成为陪护“主力军”。所谓“无陪护”,是通过医院途径提供陪护,不需要家属陪护,家属可以探视。推行“无陪护”,一方面医院需要增加护士配备,按照国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实现护士与床位比例达标,由护士负责患者的医疗护理;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稳定的医疗护理服务队伍,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
当然,推行“无陪护”病房,会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对此,长期护理险应该可以发挥一定作用。早在2016年,有关部门就曾在多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截至2022年底,长护险全国试点城市已扩围至49个,参保人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
从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来看,为确保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还应采取多渠道的筹资方式,秉持适度原则,适应当地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服务水平,并保证整体的资金可持续性。同时,应打好“组合拳”,比如,建立全国统一的失能失智认定标准以及长期护理的技术规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向相关康养产业,等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