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多巴胺穿搭”上了热搜。它指的是在服装方面进行高饱和度的色彩协调搭配,于鲜亮彩色中寻求协调与平衡。
(资料图片)
虽说“多巴胺穿搭”的概念并不一定科学,但它的“情绪疗愈”作用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在通过色彩艳丽的时装来调动正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化的联想”。
“多巴胺”本是脑内分泌的物质,为何能指引穿搭?这种指引是否科学、准确?颜色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面对生活压力,还有哪些途径能让我们进行更多“积极联想”?
与多巴胺没多大关系的“多巴胺穿搭”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它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委员、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义诚介绍,神经元分为轴突和树突,其相接触的地方叫做突触,多巴胺就是经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来完成信息的传递。
多巴胺也是一种快感物质,有快乐荷尔蒙或快感荷尔蒙的别称,但我们所说的“多巴胺穿搭”风格,未必与多巴胺有多大关系。唐义诚指出,“多巴胺穿搭”一词,其实是由一些时尚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位名叫道恩·卡伦的心理科学学者在其撰写的《穿出最好的人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巴胺穿搭”的概念。这一概念,只是利用多巴胺字面的意思,即通过穿衣服这件事,让我们变得更加快乐、积极、有活力,只要符合这样一种标准及功效的穿搭,都可以叫做“多巴胺穿搭”。
至于这种穿搭风格是否真的能让人分泌多巴胺,暂时未有科学研究提供支撑。如果非要精确计算一下穿了某种颜色的衣服之后多巴胺的分泌量,恐怕无论是心理专家还是穿搭大师都不能给您准确答案。“所以不妨以传播的视角去理解‘多巴胺穿搭’这件事,而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科学的概念。”唐义诚表示。
换个颜色,换种心情
虽说与多巴胺本身没多大关系,但“多巴胺穿搭”通过改变衣服颜色带给人积极情绪,确有科学的一面。唐义诚介绍,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有些颜色的确被证实会影响人的心情甚至选择。比如长期处于红色环境中,人可能会作出更冲动的决定;而处于蓝色环境中的时间太长,则会降低食欲等欲求。
在工业科学领域有一项研究叫“聚衣认知”,专门研究衣服的颜色会对心情有哪些相应的影响。一些学者发现,人们在穿白色或灰色衣服时,处理事情更加精于计算,更擅长用量化思维进行思考,也更善于作出理性判断;而穿红色或粉色衣服时,人会变得更加冲动,与别人沟通的意愿和次数会有所提高。
这种颜色对人原始认知的影响,在日常生活领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餐饮管理方面,多数餐厅喜欢装修成橘黄色,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的食欲的颜色;而很少有餐厅装潢为蓝色,因为蓝色冰冷而安静,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会让你食欲不振。
“调节心情小妙招”请收藏
对于“多巴胺穿搭”,有网友表示:这种快乐或许无法解决我们面对的棘手的难题,却能够缓解焦虑。的确,对于许多不够自信、忧心他人目光的女孩来说,“多巴胺穿搭”使她们放下了身材和容貌焦虑;一些身着鲜艳颜色、新款服饰的老年人也通过“多巴胺穿搭”使他们周边的人放下了固有观点和“老年人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有色眼镜。但也会有一些反感这种穿搭风格的声音,觉得这么穿“很奇怪”或“为老不尊”。
唐义诚表示,这与人性中的外群体效应有关。人们通常把那些和别人穿的不一样、长相与普通人有差异、言行举止与众不同的人视为异己,对他们产生天然的敌意。“多巴胺穿搭”通常搭配高饱和度色彩,难免激起外群体效应,引发人们不友好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多巴胺穿搭”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小众穿搭。
积极的情绪不仅可以通过“多巴胺穿搭”来获得,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悄然调动积极情绪的小秘方,可以给工作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当和别人沟通交流时,手里捧一杯温水,人会变得更加温和,更愿意与人交流情感层面的话题;在办公桌上放一面镜子,会有效提高自我意识,让工作效率和心态变得更积极。
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带给我们“积极联想”的方法,还需要您慢慢去发掘和体验。
记者:杨扬
关键词: